:::

台灣糧食自給率之影響及因應

  • 2017
  • 資源
  • 產業

       2050年全球人口預估達98億人,相較於今(2017)年75億人,將成長31%。農糧、畜產及水產品將面臨增產壓力,但生產環境如氣候變遷災害頻傳、穀物生產動能降低、農業資源如農地與灌溉水及能源等與民生及工業競爭、新興國家經濟改善,糧食需求提高等問題加上糧食損耗與浪費嚴重,導致各國深切關心糧食安全議題。

       蔡英文總統所提出「五加二」創新產業計畫,其中,新農業的推動是為了促進農業轉型發展,強化農業體質,創新臺灣農業的價值。預期至2020年底可帶來整體效益-提升糧食自給率達40%、增加農業產值約434億元、創造就業機會達37萬人次、農產品海外新興市場出口占比達57%。

       依國發會推估,至2060年台灣人口將減少約5百萬人,再加上膳食結構的影響,糧食需求將大幅改變,另一方面,台灣亦同時面對土地耕地面積細碎化、氣候變遷加劇與自然資源枯竭所造成糧食產量的減少、國際糧食需求的增加、糧食安全、及扭轉過去消極補貼舊思維等因素,使得我國推動新農業面臨全新的挑戰。

       本議題分別針對「台灣糧食自給率之現況與糧食需求」、「台灣糧食自給率目標下之農業生產挑戰」、及「台灣糧食自給率目標下政府之因應對策與產業商機」等三大主題進行討論,重要論述刊登於工商時報,並出版「台灣糧食自給率之影響及因應」專題報告,提出政策建言,期望對未來農業發展有所助益。

媒體刊登

工商時報刊登A16版1127 (772.23 KB) jpg

專題報告

建言

「台灣糧食自給率之影響及因應」政策建言 (131.36 KB) 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