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劉紓涵

若說台灣的發展是自強號,那麼中國大陸必定是磁浮列車吧! 每年到大陸無論是旅遊或交流,總能察覺到這份瞬息萬變的氛圍。初到重慶即感受到「山中有城、城中露 山;上下爬坡、道路蜿蜒」的特殊地理環境, 而「大江、大湖、大武漢」則是武漢的最佳寫照。沿長江三峽從重慶至武漢,進行多次學術交流、企業參訪、體驗長江浩瀚以及中外古今歷史人文之美,讓我們增廣見聞。在一次次的互動中,每個人可能因地理環境、歷史人文背景的差異而衍生不同的想法及價值觀,相互交流、分享、討論來自不同領域的觀點及看法,我認為是整個活動中最迷人之處。大陸學子思路清晰、口齒伶俐,對事情有獨到見解及剖析,尤其在如此競爭環境下,更能體現出大陸學子對資源的珍惜及運用。 三峽工程採取「一級開發,一次建成, 分期蓄水,連續移民」耗時 17 年完工,是世界上水利樞紐工程之最。當船隻行經三峽大壩五級船閘,即刻被眼前這偉大的工程所震懾,即便只是船隻降水位簡單的動作,整體設計團隊必定是殫精竭慮才得以達成預期目標。至今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在人們心中依舊是個謎,究竟是希望工程 ? 還是歷史浩劫? 在尚未親眼見證三峽水利工程,就歷史人文而言也許我會帶著惋惜的角度來看待; 當雙腳踏上這塊土地、看著這用無可計量混凝土所澆灌而成的作品時,我想它帶給人們的價值是遠遠超過於此地。 中國大陸近二十年來快速崛起,對於科技、人文、醫學等各方面人才培養及設備研發不遺餘力。此次交流活動讓我重新思考台灣學生在國際上的定位究竟為何 ? 也或許我們都活在自己的舒適圈!跳脫既有的框架以及擺脫自身的束縛,才能更敞開自己來面對更多未來的挑戰,讓自己在舞台上發光發熱!